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流量平台,媒体人应当如何选择?

时间:2022-04-21 04:34
浏览:361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平台)参与一下。1 奉内容为王从总体和长远上看,认为大数据下,媒体人应该选择大流量平台,追求大流量、高效益、长发展,为此,认可朋友们所说的全网发文、跨域而行、热点跟进、载体多样。而对现在的我来说,认为应该先专一。(1)领域专一专于一域,在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流量平台,媒体人应当如何选择?

参与一下。

1 奉内容为王

从总体和长远上看,认为大数据下,媒体人应该选择大流量平台,追求大流量、高效益、长发展,为此,认可朋友们所说的全网发文、跨域而行、热点跟进、载体多样。

而对现在的我来说,认为应该先专一。

(1)领域专一

专于一域,在这一域中刻意扩展、攀高、钻深,重在攀高和钻深,也就是奉内容为王,自奉,自觉奉,坚持不懈。

为了强调和勉励自己要奉内容为王,这里故作2句惊人之语,即宁可流量小、宁可效益低。

(2)平台专一

为了坚守内容为王,更宁可仅仅守着1个平台,至少在自己没做大之前该这样,何况所守的平台有大流量,值得守、够抢了,当然,这个唯守或者叫首选的平台必须是众平台中以内容著称而赢得大流量的,这个具有前提性意义。

2 选今日头条

我,进入今日头条9个半月,被授创作者″明天到3个月,从未离开过。

为何?就因为这个平台流量大,尤其偏重内容,偏重内容的作品也真较多,悟空问答″中最多,而且,对创作采用推荐机制把关、评价、激励,推好荐优、拒″差汰″劣,还个性化推送创作所需、专长所适。

尽管,今日头条尚未达到奉内容为王,表现在平台上报道重复量很大、碎片化信息流不小,内容纠错以及实际拒差汰劣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尤其,内容价值大的深度长文(也没多长)如同在其它平台一样备受冷落,等等吧。

3 守内容创作

(1)努力高站

就是搞有高度的创作。

兴趣为科技领域,所懂专业技术实在不多、不高,即使多、高,也不多做以微观技术为主的创作,因为兴奋点在宏观,大事、大关、大节、大局、大势、大律,无穷大,微观技术可穷尽、易雷同,何况懂得少、跨域难。

(2)努力挖掘

就是搞有深度的创作。

在高处尽力深度挖掘,从数据、信息、事实中求知识、找规律,聚焦论事、求是、析势,拓展则高度地服从深钻,无条件服从。

唯恐做不到深,不怕藏在深闺无人识,不忧酒香也怕巷子深。

(3)努力创造

就是搞有新意的创作。

从旧中寻新、新中挖新,把创作定位在创,无创不作、无新不发,用独创求独有、独到,用新视角、新观点、新理念打造和推送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作品,唯此为大。

(4)努力批判

就是搞有鉴别的创作。

昨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很遗憾,清醒的头脑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一文,并对其中的当大众潮流都往一个方向奔泻时,任何一个敢于往回走的人,或者任何一个敢于站在原地者,我认为都堪称伟大“这段话,作了如下评论——好像与这里所谓创作过程中的批判有关联:

伟大″,仅仅因为稀缺,而稀缺,仅仅因为独醒,独醒仅仅因为批判,独立地运用批判的武器。那,批判呢?仅仅因为洞悉,而洞悉仅仅因为识见,独有且独到的识见。

伟大做不到,可望不可及,批判可做到,而且必须得做到,否则,不会搞出源于创造、基于挖掘、属于高站的创作。

以上,请问主和朋友们批判。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