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中国有能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相媲美的哲学科学家吗?

时间:2022-05-26 05:12
浏览:326
(春秋战国科技代表人物)古希腊文明最大的谎言就是亚里士多德,这位亚里士多德简直就是全能的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说学习掌握发展这么多门类知识,就叫亚里士多德老先生用烙写的方法把他的大作抄一遍就可以要了他老人家的命.当时的人留下的文字最多的是司马迁

春秋战国时,中国有能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相媲美的哲学科学家吗?

古希腊文明最大的谎言就是亚里士多德,这位亚里士多德简直就是全能的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说学习掌握发展这么多门类知识,就叫亚里士多德老先生用烙写的方法把他的大作抄一遍就可以要了他老人家的命.

当时的人留下的文字最多的是司马迁,也只有50多万字,这是司马迁家族世代担任皇家史官,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动用ZF力量,耗费司马迁毕生精力才写成。其他的作家留下5万字的作品就很了不起。因为写字是件非常耗费精力财力的苦差事。不象今天可以灌水。

亚里士多德可就牛了,一生据说写了400-1000部著作,现在留传至今有162部,亚里士多德全集厚厚10大册,数百万字。涵盖了你所能够想象的任何领域,天文地理,历史诗歌数学力学几何逻辑等等等等。

古代写字是件耗财力的事,司马迁是国家史官,经费是国家供应,亚里士多德是靠贵族学生捐献;西汉是当时世界最大最强盛的国家,希腊城邦当时最大的斯巴达也只有几十万人口,根本没有办法比。

自从西方海盗主宰世界之后,西方文明就从此捧上了天!

一、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时代没有羊皮纸技术,只有纸莎草纸

二、古代仅尼罗河三角洲流域一小片区域才有野生纸莎草,尼罗河流域肥沃的地区都用来生产粮食,用以养活两岸上百万的人民,只有相对贫瘠的区域才有纸莎草,尼罗河流域经过改造,这种草在尼罗河流域已经绝迹,需要从别的地方引种,可见就算是埃及,当时的纸莎草纸产量也是很低的

三、埃及的纸莎草不仅用来造草纸,更多的用来编织绳索,甚至制造战船,能够用来造纸的只有一小部分的草茎

四、纸莎草纸工艺复杂,被称为“法老的财产”,法老垄断生产和出口,在此情况下出口到古希腊的草纸有多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沙特垄断石油生产和出口,我们普通人能开得起车吗

五、白加孟人改进羊皮纸技术后,环地中海大部分区域就用羊皮纸使用的比重就大于纸莎草纸了,造纸术传入后,这两种书写载体迅速全部消失,显然造纸术的成本远远低于羊皮纸和纸莎草纸,同时也说明本地生产的羊皮纸成本要低于进口的纸莎草纸

六、从希腊灭亡到百年译经运动中间间隔上千年,这段时间地中海区域战乱频发,希腊城邦瘟疫肆掠,所谓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也被焚毁,没有什么国家主导的大规模整理文献的运动,为何亚里士多德的那么多著作能一字不差的保存下来,要知道仅仅在孔子死后两百年,《论语》就出现了三个版本,凭空多出了两个篇章,古代文献全靠抄写,无法大规模发行,抄写的过程和保存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有意或无意的原因造成文献内容出现偏差,而让我感到疑惑的恰恰是古希腊著作上百万字一字不差,连个对照的版本都没有

七、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头著作,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专心研究一个方向,按自己研究的方向写出一两部著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书籍昂贵、资料匮乏、绝大部分人是文盲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向包罗万象,而且全部达到所研究领域的顶峰,而他的著作全部一字不差的保留了下来,实在难以不令人怀疑

八、一个人一生要写出上百万字的著作,首先要识字、其次要有丰富的文字档案供取舍、其三要做至少300万字的笔记草稿,这些都大量需要用到文字载体,进口的纸莎草纸如此昂贵,亚里士多德有多富有,可以买得起吗,靠进口纸莎草纸能够承载希腊文明吗。

九、这些学术著作当时远超社会所需,地中海当时战事频发,不仅外族入侵绵绵,内战也持续不断,瘟疫肆虐,希腊城邦以汉朝的规模来说基本上都只是人口数万的县城了,最大的一个斯巴达才30万人口左右。在缺少书籍缺少资料普遍文盲又处处战火病毒肆掠的希腊城邦,这些高端人才就整天花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研究一些当时看来不务实业、毫无社会需求的“奢侈文化”?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先进科学思想对拯救希腊半岛没起到任何作用,涂耗国力而已。我怎么打比喻呢,就和我们现在举国之力研究登陆冥王星一样,虽然想法很超前,但实际上等于自掘坟墓。即使成功了也不过给后世者留下一个只能在回忆历史才能找到的一闪而过的流星而已

下面我举亚里士多德著作为例,现存亚里士多德著作主要有:《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辩》、《智者的驳辩》,总称《工具论》,主要涉及逻辑问题;《形而上学》,主要涉及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物理学》、《论天》、《论生灭》、《论灵魂》,主要涉及自然哲学问题;《尼各马可伦理学》、《大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主要涉及伦理问题。此外还有《政治学》、《诗学》、《修辞学》及其他有关生物、经济等方面的著

其中 工具论 374000字

政治学 129000

物理学 156000

形而上学 188000

修辞学 214000

越往下找,心中的疑问会越大,埃及提供给希腊的纸莎草纸纸,足够给希腊写出这么多著作出来吗,这些著作是如何保留到现在的???????

《史记》公元前93年成书,总字数为533505字,亚里士多德著作总字数是史记的5倍也不至,史记花了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时间,而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在原始文献很缺乏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学习、思考、写作呢?现代人写作一本书的物质条件和效率比古代人高多了,但写一本有原创思想的书也得很长时间,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伪造的,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重视

这个观点很早就出现过,但现在话语权由西方人把持,你说了也没用。中国这样既有文字记录又有实物证明的可谓仅有。跟那些把神话也当历史的国家比起来简值掉份

一个可能忽略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之类的彰显并不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已经有了,而这一点很可能同阿拉伯的文明有关,但蒙古人对中东的毁灭性破坏使得阿拉伯文明曾经的辉煌被大大低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今天的西方科技文明来说,实质上是古代东方文明(中东、印度次大陆、东亚等)技术的汇聚与升华、发展,同样,在人文思想领域里未尝没有这种可能。就如同西方人死咬着说传统印刷术是古腾堡发明的,不承认东方文明的成果一样,这仅仅是个话语权问题,同事实没有关系。

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语言是个关,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阿拉伯语等都需要会,而且,还需要有原始资料。这些都很难。不过,不影响我们有怀疑的权利不是。

前好像特别注意过所谓的希腊哲学家的出生时间,MS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老子和孔子之后才出生的人,而且这三个人当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早年并不是很了不起,经过一段外出游历再回来后,就爆发了。

苏格拉底倒是没外出游历,不过他的知识来源也说的不明不白的,似乎天生就是知道似的。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国古代的先知老子和孔子,也不是生来就悟“道”的,而是通过学习累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后才有所大成的。比如老子早年做过周王朝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说明他的知识来源是当时领先全世界的周王朝国家图书馆中的典籍。而孔子就更不用说了,毕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周礼,修定的《诗》,《书》,《礼》,《乐》,《易经》等都是周朝时就有的,并不是他的原创。可苏格拉底的知识从哪来的?若也是前人留下的典籍,那是用什么载体写的?咱们中国历史中交代的很清楚,那时候是用竹简的,因为书写不便,语句都是很简练短少的。像《荷马史诗》那样巨大篇幅的著作,是怎么在战火中完整保存下来的?

不得不说,西方历史实在太不严谨了

问答提出的是哲学科学家。我看了看一些回答,都没在点。要么谈哲学,要么谈科学,却没有把哲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谈的。

其实这个问题,对我们有稍稍的不公平。为什么?听我从源头上分析。在人类文明曙光陆续出现之后,大约公元前500年前后,这时正好处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刻。此时,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已经消失在历史进程中,在黄沙下静静地等待着以后人们的发现。 希腊、中国、印度(这时的印度已不同于最早的源自于巴基斯坦的古印度文明了,所以人们提到四大文明古国时,常常会说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类的)这几个文明点却几乎同时迸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来列个时间表,孔子比释迦摩尼小14岁,他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问题,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苏格拉底的弟子是柏拉图,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弟子,他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这个座次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仿佛这个时期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这个时代出生了。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那个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这个时期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的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边散步。关键是中华文明当时没有缺席。 而且他们也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的哲学家不管诸子百家哪一家,他们不太去考虑物,他们也不太考虑鬼神,虽然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哲学家不思考这两点,他就思考人和人的关系。比如“人之初”是善还是恶;人和人之间是“仁爱”还是“兼爱”。像儒家,就是典型入世哲学,不谈鬼神。 印度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而是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一个高层抽象天地。这恰恰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所缺乏的。有人研究认为,印度哲学在思想上帮助西方冲破神权的束缚,追求脱离于神权世界之上的未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西方哲学家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古希腊的哲学家大都精通数学,有的甚至本身就是大数学家。也可以说数学家大都是很有名的哲学家。乃至近代,西方很多数学家也都是哲学家。如笛卡尔(解析几何奠基人,哲学上提出过“我思故我在”)、罗素(提出过罗素悖论,即理发师悖论,此悖论直接动摇了整个高等数学的基础)、莱布尼兹(太有名了,被称为十七世纪的亚里斯多德,和牛顿同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网传他是受到中国《易经》八卦的启发,创造了二进制,而事实上是他发现八卦图可以用二进制来解释)等等。 所以西方哲学家往往和科学数学家紧密相联系,以此为判定标准,我们的哲学兼科学家的确惨不忍睹。但是不是当时就没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哲学兼科学家呢?答案是有。那就是墨子。 墨子创立的墨家在当时和儒家并被为“世之显学”,也就是说在当时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他主张“兼爱”、“非攻”,关于它在思想上的成就,在以前历史课本里都专门讲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而且我相信各位更大的兴趣在于他的科学成就上。 墨家的著作《墨经》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成书时间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不多。现仅存一小部分。其中关于几何部分的约二十多条,已上升为抽象数学理论。关于圆、点、直线、平行等概念的定义与现代概念相符合。比如圆,《墨经》中的定义是:圆者,一周同长也”。这无疑深刻揭示了圆的本质。另外有两条几何命题和现代公理几何理论中的两条连续公理极为相似。这两条公理是《几何原本》里没有的,直到十九世纪才被阿而伯特补充进来。除了数学上的成就,《墨经》里面几何光学的研究形成了完整逻辑体系,系统论证了凸透镜、小孔成像等一些原理,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几何光学论文。有人曾把《墨经》比作中国的阿基米德,但比较一下两者存在时间,《墨经》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多年。 当然《墨经》很可能并非墨子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墨家弟子智慧的合集,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学派也是把其弟子的研究成果算在毕达哥拉斯身上。 非常可惜的是《墨经》存世的只是极少一部分。残留最多的部分保存在日本。(这一说法以前看过,未经论证,如有错误,请谅解)就这么极少的部分(包括在日本的)都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先人在科学研究上的智慧。 最后,吐槽一下。总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其实在十六,十七世纪之前,世界又有哪个地区或王朝有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基本都是应用为主。在这一点上,中国丝毫不落后。科学是个很大的话题,门类众多。近代自然科学基础是以伽利略的研究奠定,近代天文学是第谷奠定……很多基本都发生在中国明朝时期。那时起,中国才开始落后。在此之前,能称得上有严密科学体系的,我个人认为只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以几条几何公理为基础,推导出一个逻辑严密,丝丝相扣的几何世界,一直流传到现在,后人几乎没有能够再有大的发挥。逻辑思维从而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而《墨经》体现,中国实际上是有逻辑思维萌芽的,只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变成了后来的独尊儒术。中国科学逻辑思维的萌芽基本断送。

标签阅读:

登 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注 册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协议》

忘记密码